作為湖南對接長江經濟帶的橋頭堡,湖南自貿區岳陽片區所在地,岳陽正在探索一條開放崛起與綠色發展共生共贏的新路子,為長江經濟帶“添綠加彩”。今天的“三高四新”訪談錄,記者專訪了岳陽市委書記王一鷗。 邁向內陸地區改革開放新高地,王一鷗認為,岳陽要更加凸顯通江達海的門戶擔當和橋頭堡地位。 岳陽市委書記王一鷗:湖南有163公里長江岸線都在岳陽。2020年岳陽取得了四塊含金量很足的“牌子”,分別是國家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范區,湖南自貿區岳陽片區,還有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,最后一“牌”就是省域副中心城市,這四塊“牌子”的話給岳陽的發展帶來了強大的動力。 王一鷗認為,要通過聚集高端產業,推動岳陽高水平開放。 岳陽市委書記王一鷗:通江達海開放引領區保障了國內國際大循環中,湖南全面通過岳陽來融到全國大的經濟市場和國際的市場上去,先進制造業,也就是中部地區先進制造業集聚區,又為大的物流開放引領的發展相輔相成。 近幾年,己內酰胺產業鏈搬遷與升級轉型發展項目、華為新金寶高端制造基地等相繼落地岳陽。綠色,正成為岳陽高質量發展的底色。 岳陽市委書記王一鷗:“綠色”在岳陽有它獨特的要求。我們現在(打造)長江發展綠色發展示范區,不但要在湖南作表率,在整個長江流域的話要作表率作示范。在新一輪的發展,尤其在“十四五”布局上的話,我們要把七大千億產業除了石化產業之外的話,要全部以高端先進制造業、電子信息等產業為龍頭,要全面把先進制造業要搞起來。 未來,岳陽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,擁抱人才,吸引企業。 岳陽市委書記王一鷗:乘高鐵我們離長沙就是33分鐘,離武漢就是50到52分鐘非常近,這就為人才的集聚,高端制造業、高新技術產業的落戶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。所以我們下一步發展以人才為引領,以企業為平臺,以這個區域發展為基礎的,全面提高產業的高端化水平。 |